真裂虫

Eusyllis blomstrandi   Malmgren
   

  225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标本采集地 黄海中部(水深52.8—54 m,底质软泥)。
形态特征 体长约30 mm,体宽(含疣足)2.5 mm。具60多个刚节。
体背面拱形,腹面扁平。口前叶宽大于长,近梨形。2对红色圆眼,为倒梯形排列。无头后叶。3个触手,中央触手位于口前叶中间、后伸可达第8—10刚节,侧触手1对位于口前叶前侧、为中央触手长的2/3。触角1对,三角形,仅基部愈合。触手和触须的前部环轮较明显、近基部有皱褶(图136 A)。
咽的前缘有很多细小齿、10个软乳突和1个中背齿。前眉位于第7—13刚节。
疣足单叶型。体前部的背须长于或等于体宽、末端环轮较明显,体中后部的背须变短,约为体宽的2/3—1/2、近光滑或稍有皱褶,腹须粗短指状(图136 B,C)。

A.体前部背面观;B.体前部疣足;C.体后部疣足;D.复型双齿镰状刚毛;E体中部疣足足刺。(A仿Imajima 稍改)
刚毛均为复型双齿镰状,在体前部较体中、体后部者端片长且细(图136 D)。体中部疣足具足刺4根,(图136 E),体后部2根,末端锥状。

国外分布

日本(本州北部),北极(冰岛),地中海,英国(爱尔兰),加拿大(不列颠哥伦比亚),美国,(阿拉斯加、马萨诸塞州、华盛顿)